2025年,TA面对短视频抢占用户注意力、公众号阅读量下降的现状,依旧选择坚持,于TA而言,写作是自我表达的途径,是记录成长的载体,这份“慢思考”的价值,远比流量更重要。
我从2013年3月20日开始写公众号,源于一次和老婆一起去上班的路上,她说你试试写个公众号吧,我正好关注过一些公众号文章,譬如那个时候的大号[槽边往事]、[鬼脚七]、[小道消息],记得里面有一篇文章写,如果一个人可以坚持写文章十年,一定是很厉害的人,我想,这不难吧,于是就开始试试,没想到,就这样写了12年。
2013年,我37岁,在互联网行业,已经是大龄,那个时候在广州YY语音做客户端产品,记录了很多工作心得,后来回到深圳,到迅雷,写了迅雷的经历,后来派驻北京小米公司做MIUI的下载模块,写了不少小米产品内容,再到2016年,创办梅沙科技,就写创业……其实,这就是一个工作与生活的记录。
现在,2025年,过了49岁生日,可以算50岁了,半百之人,继续写,图什么呢?
尤其是做当下的流量,几乎大半的手机用户的注意力,是被短视频吸引的,看公众号文章的人,明显少了很多。
今天下午,有个不错的做在线课程的公司找我聊做一期投放,我说这个月已经投放了两期软文,,下个月再说吧,她说,你这广告还挺抢手,难得啊。在这个阅读量下降的时候,还有广告投放,就不错了,还要等下个月。广告就是收入啊,而且客户投放的软文广告收入通常大于平台的点击广告收入。
纯粹的热爱与表达欲,就是想写。
梳理思想、进行深度思考。
记录个人成长与生活感悟,让思考有迹可循。
建立个人品牌和影响力,在特定领域成为意见领袖。
获得经济回报,如流量收益、商业合作等。
连接读者并获得反馈互动,从共鸣与认可中获得成就感。
分享知识与经验,解决实际问题或传播有价值观念。
提供情感支持与共鸣,通过文字抚慰焦虑、激发力量。
履行社会责任与公众启蒙,关注热点,传播思想。
将写作发展为事业,实现个人价值与职业理想的结合。
不同工作和生活阶段,个体的表达和需要都有很大差异,从文章表达和音视频表达来看,文章进行自我表达和交流更方便高效,更抽象,可以给读者更大的思考和想象空间,更方便深度交流。
我把写公众号文章,当做一个自然记录的过程,也是上面的第一种,纯粹的恩爱和表达欲,我写了就写了,有没有人看,那是另外一个课题,就像这段时间,我记录自己学习AI产品经理的100个面试问题,阅读量很小,但不妨碍我继续学习和记录。
每篇关于AI产品经理的文章后面,我留下自己的个人微信号,也是一种交流,把有学习需求的人连接起来,形成一个学习的社群。
对于“获得经济回报”这个写作目的,我也是有的,只是不在重要的位置,因为通过写文章获得收入,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。
虽然我有过一篇文章获得40万元人民币的高光时刻,了解我的写作历史的朋友,会知道这篇文章,就是获得了Uber打车用户拉新的奖励。但这个天上掉馅饼的时刻,仅仅就是那一次的幸运。
更多的时候,多数文章的广告点击收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。我也有过大流量的文章,超过10万+的阅读,其实有过这种阅读量经历的作者,都知道,一篇10万+的收入也不算多的,貌似在300元到500元左右吧。
很多期待把写公众号,做自媒体当成一个主要收入来源的作者,其实多数难以坚持,因为靠写公众号养活自己,真的是一个挺难的事情。
如有朋友跟我聊,是否在工作之余,写公众号文章,我通常建议是自己想清楚为什么写,如果没想清楚,去写写试试也挺好,自己在做的过程去自我发现吧。
看到一个公众号发布软文,我的感受是,太好了,这个公众号有广告投放,说明是有市场认可的,是一件欣喜的事情,就像生活中,看到自己的朋友获得更多收入,我也会为之高兴。
当自己身边的朋友、同事变得越来越好,自己身处其中,同样会变得越来越好,你的水平和运气,通常就是身边10个人的平均值,学会选择和判断,学会帮助身边的朋友,一起成长进步,是一件愉悦的事情。
这篇文章,就是一个闲聊,如果你在犹豫要不要也写写公众号,那就试试吧,记录一下自己的思考,即便现在没什么人看。
但未来回头看时,你会发现,那些文字就像一条时间的脉络,串起了你曾经的思想、经历与情感。它们记录了你在不同阶段的思考方式,见证了你的成长,也帮你看清自己一路走来的轨迹。
当一个人能用语言把复杂的思维、模糊的情绪、难以言说的体验,用朴素的文字表达出来,这种能力,会让他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。
短视频,是外放的表达;而写文章,是向内的对话。
在短视频的世界里,表达往往追求“快”,追求“爆点”,追求1秒抓眼球;但在写作的世界里,我们追求的是“真”,是“深度”,是“回到自己”,自由表达。
很多人觉得写公众号没流量、没人看,就不值得写。但我觉得,流量是结果,不是理由。
如果一个人写文章的出发点,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,哪怕只有十个读者,甚至只有自己,都是有意义的。因为,写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。
我常常觉得,写公众号像是在建一座“思想的花园”。每一次写作,都是在这座花园里种下一棵小树,刚种下时,也许没几个人注意;但随着时间,它们会慢慢长出形状、长出气味。
当有一天,你回到这座花园,你会发现:原来你并没有白写,你只是在用文字,慢慢积累人生的温度。
——我的答案是:有,而且更有必要。
因为这个时代太快了,我们更需要一些“慢的东西”,来让自己不至于被洪流裹挟。
写文章,就是一种“慢思考”。当你写下一个观点、讲述一个故事、复盘一次经历,其实是在重新理解自己,也在重新定义世界。
有朋友问我:“现在AI都能写文章了,你还写什么?”
我笑了笑,AI可以生成内容,我也用AI,但它写不出“你”,它没有你的经历、没有你的情感、没有你生命中那一点独特的光。
我写了12年,在这12年,和很多陌生人开始认识,成为朋友,然后,我建了很多微信群,大家选择进入不同的兴趣群进行分享交流。譬如:带娃旅行微信群,AI产品与出海群,AI财富交流群,人工智能时代爸妈群,自然探索群,阿尔兹海默症预防群、无伤跑步群、爸爸群……
在这个“人人都有内容”的时代,最稀缺的,就是“有温度的表达”。
所以,我仍然坚持写。哪怕没人点赞、没人转发,哪怕数据平平无奇,就像现在很多文章,就是几百的阅读,我也会继续写下去。
因为那是我与世界的一种连接方式。也是我和自己保持清醒与柔软的一种方式。
别想太多,就像当年我在上班卤水,听老婆的一句话:“你试试写个公众号吧。”于是我写了十二年。
写,是最好的自我对话;记录,是最温柔的成长方式。
或许十年后,当你再回看自己写过的文字,你会微笑着想:“幸好,那一年我开始写了。”
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一点触动,那就在文末留言告诉我——你来过。我会在后台看到,你关注公众号多久了,
让我们在文字的世界里,再次相遇。
——写给依然相信文字有力量的人。
2025年10月15日01:38
题图来自微信官方网站
升阳配资-投资股票配资-股票配资资讯平台-在线配资平台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